——《春分-牛顿的巫术袍》
在这个故事里,牛顿不再被苹果砸或者拿手表当鸡蛋煮,他变成了巫师和狂热的炼金术士,在天上五星连珠之际,躲在地下迷宫里,用同伴从五个新杀死的女孩身体上摘取的器官,举行神秘残忍的仪式。三百年后,这个科学巨匠的作祟,在牛津大学重演:两名牛津女学生惨遭杀害,作案手法跟三百年前如出一辙。是牛顿的木乃伊归来,还是历史可怕的循环?
作者迈克尔"怀特,曾在牛津大学当了7年化学讲师,这样我们比较可以理解为什么他把故事场景放在牛津大学,并且通过书中人物之口放言:从人性的角度而言,牛津和洛杉矶中南区(黑人聚集地)以及伦敦东区(穷人和外来移民聚集地)毫无二致。并且在小说最后说,先后有两任牛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参与策划了连环杀人案。在中国是没人敢这么写小说的,怕被人冲进办公室打或者以诽谤罪告上法庭。
他还写过另外一本关于牛顿的书:《艾萨克"牛顿:最后一位巫师》。此书曾获美国书业同人奖,已有中文版本,热衷于解构崇高或名人八卦的同学可借来翻读。人们说,牛顿陷于“第一推动力”的不可解而投向神学,后半生深陷神学研究,一生的神学著作数量超过科学著作。人们还说,牛顿发现万有引力,也是因为在研究炼金术和神学的过程中受到启发。至于头被砸苹果什么的,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故事,就跟瓦特被水壶启示发明蒸汽机一样,完全是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容易接受,并顺便告诉他们一些“要深入生活、观察生活”这样的道理,至于他们以后会不会好高骛远,活得心不在焉,就不管了。
迈克尔"怀特没有想把这本小说写成小学课本,牛顿变脸成可怕的“巫术狂人”,当然,牛顿在更多意义上只是作为小说题目的一个“眼”,就像《达芬奇密码》的达芬奇、《海边的卡夫卡》的卡夫卡。还有谁?很多世界性的名人都可以拿来用,比如耶稣、如来佛什么的,不过这要冒渎神的危险,比如写《撒旦日记》的人就被人追杀。拿文化名人说事一般没事,比如莎士比亚、苏格拉底、托尔斯泰什么的,奇怪的是,好像我们写通俗小说的人还很少这么做。
牛顿的另一面是什么样子的?谁在后几百年重复牛顿做过的事?谁在残忍地杀死一个接一个的少女?她们的死期跟天上的星象有什么样的联系?小说分古今两条线索,现代和古代的场景不断切换:这一页牛津有女学生正被残忍杀害,那一页牛顿正受到某本巫术书的启迪;这一页女主人公劳拉正在用搜索引擎搜查星象资料,那一页牛顿正在搜索地下迷宫的线索;这一页劳拉得到了一些线索,那一页牛顿得到了绿碑文和红宝石;这一页更多的女孩被残忍地杀害,那一页牛顿正在准备举行巫术;这一页牛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失踪了,那一页牛顿的仪式遭到了守护者的破坏……
迈克尔"怀特把小说写得像好莱坞的大片,行文简洁,结构清晰,注重画面感,至于线索的交织、场景的切换、桥段的设置,可有可无的性场面和看似幽默的对话,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好莱坞电影。小说要素也设置得像一份营养成分合理的套餐:残忍专业的连环杀戮、科学大师的B面、神秘的巫术仪式、千年罕见的星象奇观、世界学术圣地牛津、神秘的地下迷宫,传说中的绿碑文和红宝石、人与撒旦的PK……如果写得更简洁一点,去除一些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,就是一部很好的不用删改的剧本。
故事总是这样,就像《圣骨迷踪》这样的小说,总会有传说中的无价宝藏,总有会古老的神秘团体,总会有宗教,总会有杀戮,总会有值得一去的世界有名的地方,比如梵蒂冈:在讲述一个完满的故事的同时,附赠丰富的二手人文知识。它总是安抚我们的平凡,满足我们的欲望,满足我们的好奇,甚至满足我们的残忍,还附加一点点我们都听说过的知识点以吸引注意,比如在《圣骨迷踪》里是“圣骨”,在这部小说里就是:牛顿。
看完这本小说,就像看完一部捧在手里的电影,而且是一部很有诚意的大片。你可以在吃饭的时候转头问你邻座:你知道吗?牛顿还是个巫师,对,就是那个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,他还可能杀过人,杀过五个,五个女孩。(1569字)
2006.11.23
——《京华时报》等